出海:这一“抹”清香里的国际范
江南体育软件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出海:这一“抹”清香里的国际范

寒露时节,天空应景般飘起细雨。位于武义县白姆乡金坛村的一片茶山上,云雾笼罩着一垄垄碧绿的茶树,青翠欲滴。浙江乡雨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祝凌平正冒雨查看长势,经过两年多的培育,这个专为抹茶生产提供优质原料的智慧茶园已初步成形。

浙江乡雨茶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产、供销与技术推广于一体的金华市农业龙头企业、浙江省示范茶厂、浙江省农业科技企业。身为公司董事长的祝凌平,同时也是一位专业茶人,先后被评为“中国制茶大师”“浙江省技术能手”“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武义绿茶(武阳春雨)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等。在30多年的制茶生涯中,祝凌平在创新中不断转型。这一次,他将目光投向了市场新宠——抹茶。

和祝凌平一样,近年来,武义县一批茶叶龙头企业根据市场变化,纷纷涉足抹茶产业。每年数百吨产量的抹(碾)茶,不仅鼓起了武义茶农的钱袋子,更扬帆出海,在一“抹”清香里走出国际范。

回乡

一片绿叶对根的情意

“这座数字化生产车间是我们专为生产碾茶和抹茶而建造的,目前在国内处于国内一流水平。”祝凌平告诉记者,浙江乡雨茶业有限公司2018年开始涉足抹茶产业,2019年投资2000万元,引进国际先进设备,建成全自动化碾茶生产线4条,抹茶生产线1条。从青叶的流量控制、蒸汽杀青、风力冷却、烘干,到茎叶分离、足干、色选、球磨粉碎、过筛、金探全部采用机器控制,可年产碾茶120吨、抹茶100吨。

在武义茶业界,“中国制茶大师”祝凌平绝对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

1985年,15岁的祝凌平以中考全县第三名的成绩考入杭州农校。在校期间,出身茶农家庭的祝凌平潜心学习研究种茶、炒茶技术。毕业时,怀着“一片绿叶对根的情意”,祝凌平毅然放弃了当年全校唯一的留校名额,选择回乡务“农”——到武义县农业局经济特产站当一名技术员。

20世纪90年代初,茶叶作为武义县农业支柱产业而但没有名优茶,大力开发本地名优茶迫在眉睫。初出茅庐的祝凌平临危受命,自1992年起,作为主要技术骨干主导开发武义名茶。在省农业厅专家指导下,他与经济特产站技术团队一起,深入武义县南部山区考察调研,最终选取“迎霜”“鸠坑”等主要茶树品种,研制出一款松针形绿茶,这就是后来名声大噪的“武阳春雨”,曾先后荣获首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一等奖、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等殊荣,跻身“浙江省十大名茶”之列。

2000年,祝凌平辞去经济特产站站长职务,下海创业。按照“公司+农户”的模式,“武阳春雨”相继在上海、北京、天津、山东、陕西等地设立了50多家专卖店,销售额连年翻番。正当“武阳春雨”功成名就之时,祝凌平却又演绎了一段“春雨”献“武阳”的佳话。2005年,他将悉心培育的“武阳春雨”品牌让渡出去,作为“中国有机茶之乡”武义的县域公共品牌,自己则成为其中一家加盟商。

“只有不断拥抱变化,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零开始的祝凌平创立了新的品牌“乡雨”,在此后的十多年间,先后建设开发有机茶示范基地、“春雨2号”育苗栽培示范基地、优质绿茶机采示范基地共5000多亩,产品也由原来单一的绿茶向红茶、白茶、抹茶等品类拓展。

“抹茶的海外市场很大,尽管受疫情影响,这两年出口量有所下降,但我们坚信这条转型之路一定是对的。”祝凌平说。

【新闻纵深】

武义是全国第一个有机茶之乡、中国有机抹茶之乡、中国有机茶产业发展示范县,有机茶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居全国前列。茶产业已成为全县农业重要支柱产业和农民收入重要来源。数据显示,2021年,武义茶产业年产值12.03亿元,同比增长8.38%,以3.74%的茶园面积,贡献了全省10.25%的茶叶产量。

落户

“中国有机抹茶之乡”筑巢引凤

今年中秋节,对于浙江武义新洲制茶有限公司来说,有一些特殊的味道。“中秋前夕,我们推出了第一款抹茶月饼,3000多盒上市后很快销售一空。”该公司副总经理章立坚笑言,“你们要是来早一些,还能尝尝口福。”

面对疫情影响和日益复杂的国际市场,武义茶企积极应对,通过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等手段增强竞争力和抗风险力。新洲制茶便是其中之一,该公司去年引进了全新的食品生产线,进军抹茶食品生产领域。

与浙江乡雨茶业有限公司不同,新洲制茶是一家“外来户”。1999年,根据武义十10年的气象资料和土壤资料,并对茶叶的品种进行分析研究后,浙江武义新洲制茶有限公司董事长石利华决定在武义投资。“武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条件非常适宜发展抹茶。”石利华说,这是他们选择落户武义的最根本原因。

早期,新洲制茶以蒸青茶为主营业务,并从日本引进了一大批薮北种。但几年后,大部分出口到日本的蒸青茶,因受原产地保护影响遭遇危机。

“这次危机让我们意识到,单靠为国外企业代加工只能仰人鼻息,还是要立足于自身发展。”章立坚说,2013年,公司下决心引进了两条碾茶生产线,实现了从代加工到自主生产的成功转型。

与此同时,武义当地政府也进一步加大了对抹茶产业的扶持力度。2017年,武义县农业综合开发抹茶特色园项目落户新洲制茶。“通过特色园项目建设,我们的碾(抹)茶生产线增加到8条,年产量最高可达400吨。”章立坚说。

“抹茶不同于一般的绿茶粉,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茶叶粉碎物。”武义县农业农村局茶叶技术服务站站长周小芬介绍,抹茶的生产工艺流程可简要概括为:优质新鲜绿茶→蒸青→碾磨→超微粉碎→低温干燥→抹茶。为了更好地保存茶叶中的活性成分,整个加工过程始终要在较低的温度状态下进行。

由于抹茶对原料的质量要求较高,要采用氨基酸、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高的茶叶,同时要求原料中咖啡因的含量较低。因此,对鲜茶叶的采摘时间、叶片大小都有要求,一般以每年四、五两个月采摘的优质鲜茶叶做原料,生产出来的抹茶的质量最好。此外,为保证鲜叶的质量,在栽种过程中还需对茶树进行遮阳防暑。

高投入带来高收益。章立坚告诉记者介绍,如今一亩茶园的碾茶产值可达到8000元到1万元,是原来做蒸青茶时的两倍。

【新闻纵深】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的数据显示,浙江是全国抹茶生产第一大省,全省抹茶园面积30万亩,产量占全国一半。中国有机抹茶之乡武义目前已建成4家数字茶厂、3个智慧茶园基地,机采茶园面积约8万亩,机采率达70%,居浙江省前列。经过近20年的发展,抹茶加工“武义板块”正强势崛起。目前该县拥有抹茶有机生产认证企业4家、抹(碾)茶加工生产线31条,数量居全省各县(市、区)首位。

出海

大山深处这“抹”清香也有国际范

对于浙江华仕达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来说,2019年是一个高光时刻,拥有8条碾茶生产线的“华仕达”成功打开美国等海外市场,当年碾茶出口量达到110吨左右。就在同一年,武义县被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授予“中国有机抹茶之乡”荣誉称号。在“华仕达”“新洲”等一批龙头企业带领下,武义抹茶开始踏上出海之路。

“面对广阔的海外市场,武义茶企跃跃欲试,底气十足。”周小芬说,企业的自信源于武义抹茶多年来形成的良好产业基础和产业氛围。武义茶园面积共有11万多亩,能够为茶企提供充足的原料储备;武义的茶树品种非常丰富,其中有许多适宜生产抹茶,除引自日本的薮北种外,武义本土培育的“春雨一号”也非常适合制作抹茶。

同时,涉足抹茶生产的企业也在不断修炼内功。每家企业都建有自己的茶园基地,生产线和加工技术也都非常完备,能够确保足够的产能和达到出口标准的品质。

“早在2015年11月,武义县就通过了国家质检总局的验收,成功创建国家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武义县市场监管局负责人介绍,该县全面推行以监管责任体系为保障、以标准化生产为支撑、以出口企业为依托、以质量安全为核心的茶叶发展模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出口茶叶质量安全公共管理体系和有效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预警体系。

此外,国家茶叶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浙江省茶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等机构也先后落户武义,为各大茶企的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今年1-—9月,武义县出口茶叶942.5吨,总金额493.3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7.5%和28.4%。”金华海关武义现场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受疫情影响,武义茶业出口量近年来虽有所回落,但经过各方共同努力,目前已出现企稳回升势头。

为助力茶企更好开拓海外市场,金华海关组建专家团队,制定“一企一策”个性化帮扶方案,在提升产品品质、应对贸易技术壁垒、区域品牌培育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

“在金华高水平建设内陆开放枢纽中心城市的背景下,武义将充分依托‘金武同城’发展优势,积极对接融入‘义新欧’平台,持续开行‘武义号’专列等,将更多产自武义的绿色产品推向海外,带动农民增收,推动武义在高质量发展中打造‘两个先行’山区县样板。”武义县委领导说。

【新闻纵深】

海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浙江出口茶叶数量、金额同比分别增长14.7%和11.0%,居全国首位。其中,以高质量茶叶原料为基础,辖区茶提取、茶饮料、抹茶粉等出口茶制品贸易日渐红火。据全球市场预测机构Global Market Insights Inc.的最新研究报告分析,基于对健康安全产品需求和各种茶叶风味需求的持续增长,预计到2027年,全球抹茶市场价值将超过55亿美元,抹茶市场正加速崛起,走俏海内外。

【夜访手记】

让“好风景”变成“好钱景”  记者 李聂

傍晚时分,林寿康照例来到村口一片茶山上,仔细查看茶树的长势和茶园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对这片茶园,我们村民比老板还上心。”武义县白姆乡金坛村党支部书记林寿康笑言,由浙江乡雨茶业有限公司开发的这个120亩有机抹茶种植基地,不仅成了村口一处好风景,更让大家看到了一片“好钱景”。  近年来,随着武义抹茶产业蓬勃兴起,不少茶企开始连片开发有机茶、抹茶种植基地。作为拥有15000余亩茶叶种植面积的白姆乡,更是吸引了“乡雨”“更香”等龙头企业进驻。  一片叶子,12亿元产值,6万茶农……作为浙江26个山区县之一的武义,在茶叶种植方面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如何将资源化为财源,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是武义实现超越发展的要义之一。  “实践证明,武义将优质有机茶和能吃的抹茶相结合,是一个正确的转型选择。”武义县农业农村局茶叶技术服务站站长周小芬多年来持续研究抹茶产业发展,她撰写的论文《武义县抹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在《中国茶叶》刊发后,引起业内普遍关注。在她看来,因疫情等因素造成的茶叶出口回落只是暂时现象,“苦练内功”的武义茶企一定会迎来新转机。  对此同样满怀信心的还有浙江乡雨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祝凌平。在该公司抹茶生产车间,除了已建成投用的5条生产线外,还预留了2条生产线的位置。“市场变化莫测,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早在几年前,祝凌平就将儿子祝贺送往国外留学。学成归国后,祝贺开始逐步参与公司管理,成了父亲的得力帮手。“抹茶要开拓海外市场,这正好给了他一块用武之地。”祝凌平说。  据金华海关统计,2022年1—8月武义县共实现外贸出口181.51亿元,其中武义茶叶出口贸易总值2244万元,仅占同期全县外贸出口总值的0.12%。数字背后,既凸显出武义茶业出口急需迎头赶上的紧迫,也让人看到了巨大的海外市场空间。  抹茶,也许就是那个执锐攻坚的清香“利器”。

来源:金华新W客户端

作者:李聂 章陈波 李增炜 朱谢旻 朱翚 武义融媒体中心

Baidu
map